人才培养
孙柏涛

孙柏涛,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地震工程、结构易损性、震害预测与损失评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抗震鉴定与加固、地震灾害情景模拟与仿真等研究。带领科研团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中国大陆及区域地震灾害调查、模拟、预测与评估的理论、方法和标准体系,研发了中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平台V1.0,建立了我国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性鉴定理论、方法和软件平台,曾多次主持汶川、芦山、尼泊尔等大地震现场的震害考察、烈度评定和损失评估工作。


学习经历:

1978.09-1982.09: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09-1989.08: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6.09-2002.02:哈尔滨工程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09-1986.09: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3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

1989.09-1993.08: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

1993.08-1997.06: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命线工程研究室任副主任(其间:1993年08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1997.06-1998.01: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研计划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其间:1997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1998.01-2000.0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其间:1998年12月晋升为研究员)。

2000.03-2010.0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其间:2004年05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任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9年12月评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研究员)。

2010.01-2021.0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其间:2016.02至今:中国地震局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模拟与评估);2019.03至今: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韧性城乡防灾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

2021.03-至今: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兼职:

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执行理事(1/11)

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中国国家代表(唯一)

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组(UNDAC)评估专家

亚太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会主席

国际生命线与基础设施地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国际救援队兼职专家

世界房屋百科全书(WHE)首位中国大陆编委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总体专家组专家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专家组组长

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委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地震工程学会理事长

中国地震局地震灾害调查评估高级评估师(第0001号)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副主任

同济大学国家防灾重点试验室科技委委员

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第一届技术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兼职教授

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

哈尔滨市侨联副主席

核心期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六届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


主持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09300):地震易发区建筑工程抗震能力与灾后安全评估及处置新技术,2020.01-2023.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C1509301):地震灾害风险分级分区理论与现场建筑安全鉴定处置平台研发及示范,2020.01-2023.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K17B00):城市工程地震灾害模拟与评估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2015.1-2017.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K17B06):城市工程地震灾害模拟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及示范,2015.1-2017.12

中国地震局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大中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2016.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专题(91315301-10):大型结构地震灾变数值模拟系统验证,2013.1-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8006):汶川8.0级地震工程震害特征分析与数据库建设,2010.1-2013.12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A71240):中国大陆区域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2010.1-2012.12

国家973计划课题(2007CB714205):典型城市地震破坏模拟与预测,2007-2012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41):城镇建筑物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研究,2008.1-201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13B04):现场灾情监控与救援装备研究,2006.10-2009.12

国家国际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2004DEA70940):地震现场工作技术标准制定,2005.1-2006.12


科技奖励:

入选中国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批人选、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 项,其中一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其中: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进步类)一等奖,中国大陆城市与区域地震灾害空间展布、损失评估方法及应用,2019,孙柏涛(S1)

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一等奖,地震现场调查评估工作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及应用,2018,孙柏涛(S1)

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地震监测分析系统研究与应用,2017,孙柏涛(S2)


科技论著:

先后发表论文200 余篇,其中SCI/EI 检索136 篇,出版专著4 部。其中:

孙柏涛,闫培雷等,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建筑物震害图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4.

袁一凡、孙柏涛,General Introduction of Engineering Damage of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孙柏涛,孙福梁等,包头西6.4级地震震害[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Sun Baitao, Billie F. Spencer etc.. Analysis of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Buildings in the Lushan Ms7 0 Earthquake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19.

Sun Baitao, Zhang Guixin. Study on vulnerability matrices of masonry buildings of mainland of 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8, 17(2):251-259.

Sun Baitao, Wang Mingzhen, Gaolin. Design principles for stiffness-tandem energy dissipation coupling beam, 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2017,20(1):53-60.

Sun Baitao, Yan Peilei.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capacity of buildings during Nepal Ms 8.1 earthquake [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5, 14(3):571-578.

Sun Baitao, Zhang Lei, Chen Xiangzhao, Zhang Xinghua. Design amd development of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of buildings on a seismic field based in the network platform [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15, 14(1):157-167.

Sun Baitao, Yan Peilei, Chen Xiangzhao. New characteristics of intensity assessment of Sichuan Lushan“4.20” Ms7.0 earthquake [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Vol.13, Suppl.(2014)pp:1-17.

孙柏涛,张昊宇等. 芦山7.0 级地震穿斗木构架房屋震害特点及原因简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4,47(3):1-11.

孙柏涛,陈洪富等,南北地震带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分区特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土木工程学报,2014,47(S1):6-10.

孙柏涛,张桂欣等,考虑设防水准的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5):1-5.

孙柏涛,张桂欣. 汶川8.0级地震中各类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统计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5):1-5.

Sun Baitao, Zhang Guix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creation of a rich database of building performance [J], Science in China -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0,53(10):2668-2680.

孙柏涛等,宏观地震烈度发展与其用途的演变[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39(2):1-8.

孙柏涛等,城市震害三维模拟系统的实现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30(5):1-8.

孙柏涛,陈洪富.计及城市房屋建筑装修破坏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29(5):164-169.


标准规范编制:

先后主编/参编国家标准12部,其中:

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19428-2014)》

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 18208.4-2011)》

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2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GB/T 18208.2)》

孙景江、金星、林均岐、马强、张令心、孙柏涛等,国家标准《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

孙景江、袁一凡、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3部分:调查规范(GB/T 18208.3-2011)》

张令心、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5-2009)》

郭恩栋、孙柏涛等,国家标准《生命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GB/T 24336-2009)》

林均岐、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GB/T 27932-2011)》

戴君武、孙柏涛等,国家标准《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初评估(GB/T 27933-2011)》

王晓青、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GB/T 24889-2010)》

王晓青、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应急指挥信息共享技术要求(GB/T 24888-2010)》

杨国宾、张敬军、宋伟、苗崇刚、孙柏涛等,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 21734-2008)》


研究生培养:

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57人、博士研究生24人,其中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48人。


联系方式:

电话:0451-86652462

邮箱: sunbt@iem.cn,sunbt@ie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