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组织博士研究生赴北川地震遗址开展学习调研实践
发布时间: 2024-04-30 点击数量:629为深入了解地震灾害对建筑的影响以及灾后重建和发展现状,深刻体会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4月25-27日,我所组织博士研究生近20人赴北川进行地震遗址学习调研实践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部分新入职科研人员随行。
2008年在汶川地震现场奋战99天的“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孙柏涛研究员受邀讲解震害有关知识。为了让大家全面了解本次地震震害情况,出发前孙柏涛为大家作题为《汶川地震结构震害》的第一课。通过“四川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直观地介绍了北川震害的具体分布情况,使大家对即将前往的地震遗址有了初步的认识。到达现场后,孙柏涛结合震害实例,对砌体结构、框架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房屋的震害及造成震害的主要原因、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他详细解释了地震力如何作用于建筑,造成建筑墙体裂缝、柱子断裂和楼板下沉等现象,解释了不同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的使用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强调了抗震设计的重要性。结合直观的震害现场建筑、地质地貌考察,大家对工程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与倒塌机理、地质灾害形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内展出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和实物。在讲解员的生动描述下,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坚强意志,深刻领会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纪念馆抗震救灾精神宣讲团杨孟昀同志作题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努力成长为地震工程学研究的专业人才》的分享报告,随后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
来到羌族古建筑群,大家对古老的建筑形式进行学习研究,并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规划馆与羌族民俗博物馆,大家了解了北川新县城选址与总体规划,感受到当地人民在灾难后重获新生的决心与动力。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大家对地震灾害及其破坏影响的认识,也增强了对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将铭记灾害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努力提高科研素养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为提升我国防震减灾救灾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